酒精性肝病的發生主要與飲酒有關,但并不是說飲酒就會發生肝病。生化分析儀通常健康人適時地、少量地、有節制地飲酒對身體無害,在某種特定情況下尚可發揮一定的保健或治療作用,甚至有些嚴重嗜酒者也不一定發生肝病。這就是說,酒精對肝臟發生損害有一個“度”的問題,有一定的條件因素。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廠家的研究認為,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與飲酒量、飲酒年限、性別、遺傳、營養、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關。
(1)飲酒量、飲酒年限:國外學者研究認為,引起酒精性肝病的最低飲酒量及年限是每天160g,連續5年,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的飲酒量及年限是每天160g,連續20年。但小于上述攝入量,也可發生酒精性肝病。另有報告,男性每天飲酒40g,女性每天飲酒20g,發生肝硬化的危險性增加。一般而言,每天80g以下為相對安全量。此外,其危害性與飲酒方式也有關,如一次大量飲用的危害性比小量分次飲用為大,早年飲酒發生肝病危險性高。
(2)性別因素:從國外情況看,女性對酒精較男性敏感,其安全飲酒劑量(每周140g)較男性(每周210g)低。女性嗜酒者患急性和慢性酒精相關疾病較男性多見,比男性更易發生酒精性肝病,且治療后易復發,其原因可能有兩方面。其一是女性平均體重較男性低,且體內含水分相對較少,而含脂肪較多,因此飲等量酒精,女性血中酒精濃度較男性高;其二是女性胃內乙醇脫氫酶較男性低。
(3)遺傳因素:嚴重嗜酒者中有三分之一不發生酒精性肝病,且發病者中僅20%~30%患者最終可發展至肝硬化,提示對酒精中毒及酒精性肝病的易感性與遺傳有關。
(4)營養因素: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時,酒精毒性可能起協同作用。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飲酒在一定范圍內不會引起肝損害,但超過酒精中毒臨界值,膳食調節就無保護作用。
(5)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增加酒精性肝病的嚴重性,同樣,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飲用酒精具有較大的危害性。
來自:國康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