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變學是研究血液、血細胞以及血管的宏觀和微觀流變特性變化規律及在醫學等領域內的應用。血液流變學通過血流變檢測儀研究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血液流動性、血細胞的漉變性(包括變形性、聚集性、黏附性等)、血液凝固性、血管的流變性、血細胞之間及血液與血管之間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在不同疾病狀態下的變化規律的研究。
由于對血栓形成及其影響的研究側重點的不同,血液流變學可分為理論血液流變學、分子血液流變學和臨床血液流變學。理論血液流變學主要研究血液及其組成成分的流動和變形過程的力學規律;分子血液流變學是研究血液或血管分子結構,膠體結構或細胞結構與血液流動、變形等功能之間關系;臨床血液流變學主要研究各種病理狀態下的血液流變性及細胞流變性變化的規律以及它們在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預防中的意義。
血液流變學研究對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際意義。生命的維持和正常的血液循環是密不可分的,正常的血液循環是肌體維持內環境穩定的保證。正常血液循環除與心臟及血管功能狀態有關外,還與自身的血液流變性質密切相關。血液流變性異??蓪е卵貉h和微循環的障礙,引起組織缺血、缺氧、水腫、炎癥、血栓以及壞死等代謝和功能失調一系列嚴重后果。因此,對血液流變學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闡明血液循環的規律和進一步了解一些疾病發生和發展機制。
血液流變學在疾病的診斷,預后判斷和預防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雖然難以血液流變學作為對某種疾病的診斷指標,但作為輔助診斷、疾病發展監測、治療效果觀察及預后判斷,還是有首要的臨床價值。例如一些缺血性的心、腦血管?。X梗塞和心肌梗死等)在臨床癥狀出現之前,某些血液流變學參數可能出現異常,因此對血液流變學的觀測有利于及早糾正血液流變學異常,防止疾病的發生。糾正血液流變學異常,常常采用血液稀釋療法、去纖維蛋白原療法,使用改善紅細胞變形性、聚集性和血細胞聚集性的藥物療法等。因此,血液流變學研究可為一些疾病的預防、治療提供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