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血流變分析儀臨床研究表明,紅細胞變形能力異常是一些疾病的發病機理與病程發展中的重要環節。變形能力的好壞主要由紅細胞膜的力學性質、紅細胞內液的粘度和紅細胞的幾何形狀等因素決定。一些外在因素,如血管管徑、紅細胞濃度、血漿粘度、pH值、滲透壓等對變形能力都有影響。
1.血液?。杭t細胞變形能力的降低在一些溶血性貧血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造成紅細脆壽命縮短的重要原因。
(1)紅細胞內粘度異常:正常紅細胞內粘度約為6—7mPa.s,當紅細胞的血紅蛋白濃度顯著升高時,內粘度亦呈指數上升。另外,pH值、滲透壓及紅細胞的鈉鉀泵等也可影響內粘度。一些未成熟紅細胞的變形能力也顯著低于正常紅細胞。常見于鐮狀細胞性貧血、海洋性貧血等癥。
(2)紅細胞膜結構及形狀異常:如球形、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癥,紅細胞形狀明顯不同于正常紅細胞,表面積體積比、攜氧能力和代謝能力顯著降低,紅細胞膜的穩定性下降,在流動中容易受到破壞,造成紅細胞破碎、溶血。
2.其他疾?。盒募」K?、腦血栓、冠心病、糖尿病、肝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硬皮病、高脂血癥、雷諾氏綜合征等,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液粘度、紅細胞變形性、紅細胞內粘度等流變指標的惡化。
如果一種疾病的流變學指標有一項或更多的特異性改變,血液流變學檢測的診斷特異性問題就解決了。但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尚未找到疾病與某些指標之間的特異性聯系,許多疾病的流變學指標的改變是相同或相近的,某項指標的異常并不能得出患某種疾病的確切結論。臨床一些常見疾病的血液流變學改變極為相似,如腦梗塞、腦血栓、心肌缺血、急性或慢性腎衰、高血壓、冠心病等,都會出現全血粘度增高、紅細胞變形性惡化等改變。從客觀上講,血液參與全身的物質交換,全身各部位的器官和組織的病變都可反映到血液中。但是一個血液流變特性指標異常的檢查結果,至少可以提示我們在患者的機體內存在著潛在的病灶。尤其在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和血液病的診斷中,血液流變指標有其獨特的重要意義。很多心、腦血管病變出現臨床癥狀以前就可以觀察到明顯的血液流變指標異常,甚至有可能通過血液流變學的研究,輔以其他醫學手段,達到預測,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